潔凈室防靜電措施簡介(上)
2022-08-11 來自: 海博爾凈化工程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256
1.靜電的產生和危害
靜電是電子在材料內部或材料之間移動(包括ji化和傳導)的產物。兩種不同的材料相互接觸,它們之間的距離小于10-25cm由于隧道效應,兩種材料中的電子通過界面相互交換。當交換達到平衡時,材料之間會產生一定的電勢差,界面兩側會出現等量的正負電荷。如果接觸后的兩種材料分開,兩種材料將分別帶來等量的正負電荷,這是靜電產生的基本原理。
靜電主要有三種方式:摩擦起電、傳導帶電、感應帶電。
摩擦電:由于不同材料的物體接觸后分離,由于不同原子檢查電子的約束能力不同,當兩種不同材料接觸或摩擦時,外圍電子將轉移到約束能力較大的一方,導致一種材料帶正電,另一種材料帶負電。
傳導帶電:因為在導體中,電子可以在其表面自由移動。當與帶電體接觸時,電子會從電荷轉移,導致電荷平衡,從而形成靜電現象。
感應帶電:指相鄰電場的感應。對于導體,電子在導電材料表面自由移動。如果導體放置在另一個靜電場中,由于同性電荷相互排斥,異性電荷相互吸引,正負離子會轉移。由于靜電場感應,導體正負電荷不平衡,導致帶電。
從靜電產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看出,在一般電子產品的整個生產過程中,許多過程可能會產生靜電。在電子制造過程中,操作人員、工作臺、工具、組件和包裝可能會產生靜電。只要有靜電,就會有一個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靜電釋放過程主要是瞬時放電電流對電路的感應產生的噪聲,放電電流使基準電位偏移波動,如產品電位和信號電位,導致電路正常工作的干擾。
靜電危害與一般防雷或電磁干擾有一些不同的特點。
隱蔽性:一般靜電放電人體未感知,部件不知不覺損壞。
潛在性和積累性:部分部件靜電放電損壞后,只表現出部分性能參數下降,但未失效,繼續使用可能導致故障,因此靜電對設備損壞有潛力。
隨機性:電子元件的靜電放電損傷可能發生在產品從加工到制造到使用和維護的任何環節,以及與任何相關的帶電人體(或物體)接觸時,具有很強的隨機性。
復雜性:一些靜電損傷很難與其他原因造成的損傷區分開來,使人誤以為靜電損傷失效是其他失效,從而做出錯誤判斷。
對于電子產品裝配,靜電危害嚴重影響產品質量、成品率和可靠性。電子產品裝配凈化室bi須采取系統防靜電措施,盡量減少生產過程中的靜電危害。
2.靜電防護
良好的靜電保護通常需要遵循以下三個基本原則:
(1)減少或防止靜電荷積累的機會;
(2)建立an全的靜電排放通路;
(3)引入必要有效的靜電監測設備進行系統靜電監測。